来源:金融时报
11月6日,第二届四明保险论坛暨中国保险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宁波召开。作为全国性保险行业论坛,本届论坛以“保险业高质量服务共同富裕的实践与展望”为主题。
论坛上,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赵鹏;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李祝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可东;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党委委员、平安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龙泉出席并发表讲话。
他们都带来了哪些精彩内容?保险业如何高质量服务共同富裕?
赵鹏:促进共同富裕,保险可发挥独特作用
赵鹏指出,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是促进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护好“蛋糕”中可发挥独特作用。为此,他提出三个着力点:
一是保险可服务勤劳创新、创业致富,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保险可分散创新全链条面临的各类风险,支持创新致富。人保集团不断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建立涵盖十三大类200余款产品的科技保险体系,2025年前三季度,承保专精特新企业4.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6.2万家。
二是保险可服务人人享有合理分配,助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促进共同富裕。在保障“三农”方面,人保集团2024年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1万亿元,向1757万户次农户支付农业保险赔款491亿元;在改善新市民民生方面,2024年服务新市民1818万人次,其中为超过300万名外卖骑手、近100万名网约车司机提供了专属保障;在改善养老民生方面,2024年在长护险试点城市项目的参与率超过65%,服务参保群众8300万人。
三是保险可服务增强经济社会韧性,助力在守护奋斗成果中促进共同富裕。“十四五”时期,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其中人保集团累计赔付支出超1.8万亿元。同时,人保集团积极探索“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模式,2024年提供风险减量服务161万次,发现风险隐患110万个。
李祝用:推动长护险扩面增效,应对老龄化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化工作,发展长护险已经连续三次写入了五年规划,五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李祝用表示,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过程中,中国人寿积极参与承办和经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近80个,累计服务客户约4000万人,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为加快推动长护险高质量发展,李祝用建议,一是探索建立法定的长护险制度。将长期护理险作为独立险种纳入社会保险,统一规定参保范围、护理服务分类、费用分担等,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提供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护理需求保障。二是健全完善政策引导,建立全员参与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探索建立长护险独立筹资渠道,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并为低收入人群提供补贴,引导企业、个人共同缴费,让长护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可知、可感、可信、可用。三是优化服务办理和宣传推广机制。优化支付结算、待遇申领、简化操作流程,在长护险信息全面公开的基础上,在居民社区、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长护险的社会认知度。四是丰富护理服务供给,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内容与质量控制,以及护理服务机构认定等各类标准与管理规范,健全制度执行、督导机制。五是建立动态的评估调查机制,定期对失能状态、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等进行评估,通过动态优化保障水平和筹资负担,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推动长护险可持续健康发展。
李可东:发挥保险三大功能,服务共同富裕
李可东认为,保险本源与共同富裕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风险保障、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在资金融通方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已达36.23万亿元。“十四五”期间,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过5.4万亿元,通过上市公司股票直接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向科技类企业投资超过6000亿元,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风险保障方面,商业保险在医疗健康、养老保障、防灾减损、支农惠农、扶贫济困等领域具有专业优势,有助于缩小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例如,通过开发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通过保险专业的风险识别、监测和预警机制,从源头上促进风险减量、防灾减损。
在社会治理方面,中国太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保险优势。比如,在经办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太平养老与江苏南通市政府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了政府牵头、市场运作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023年,集团在香港创新发布了具有跨境保单支付功能的港人湾区养老太平方案,便利了香港老人到大湾区养老,纾解了香港民生的一大难题。
陈东升:构建“新寿险”,应对长寿时代
陈东升认为,随着长寿时代的来临,人寿保险拥抱医养产业已成为明确的大趋势,在传统“寿险+投资”之外,必须嵌入服务。拥抱医养实体、构筑新的商业模式,这既是对西方经验的总结,也顺应了健康中国、银发经济等国家政策与发展需求。
“人寿保险渗透到或拓展到医养服务,是一个时代的呼唤与潮流,这就是‘新寿险’。”陈东升表示,“新寿险”的核心在于“三端”,即从传统寿险业“支付+投资”的二维结构模式,转型为“支付+服务+投资”的三维结构模式。
泰康致力于建设高品质无缝衔接的全生命周期医养康宁服务体系。“这一目标说起来容易,可能要用10年、2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陈东升表示,目前,泰康在全国37个城市布局47个养老社区项目,其中27家已运营,完成东西南北5大医学中心布局,以及生命关怀等业务。
龙泉:筑牢“三张网”,护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护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保险业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履行行业职责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赋予保险人的光荣使命。”龙泉表示,平安产险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公司核心战略之一,筑牢经济安全、社会保障、灾害防护“三张网”,护航中资企业出海行稳致远。
筑牢“经济安全网”方面,平安产险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优势,为海外重要项目的资产安全和运营稳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据龙泉介绍,“十四五”期间,该公司累计为3400个海外项目提供约2.94万亿元的风险保障,覆盖全球超150个国家,其中70%的重点项目分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筑牢“社会保障网”方面,平安产险整合全球顶尖医疗救援网络与安全专家资源,创新打造平安海外急难救援体系,推出“平安24出境安全综合保障”,开创先防再救后赔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平安24”已累计服务6000余家企业近40万海外人员。
筑牢“灾害防护网”方面,平安产险自主研发了“EagleX”全球化风险减量服务统一平台。目前,该平台已支持台风、暴雨、地震等5种核心风险识别,实现台风和暴雨两种气象灾害预警,并具备影像监控和沉降监控两种卫星监控能力,有效帮助中资企业加强境外风险管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配资咨询平台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APP下载安装_配资股票平台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