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11日港股盘后,禾赛的三季度财报直接点燃行业!
收入利润双超预期,全年交付指引大幅上调,之前市场担心的大客户销量问题彻底打消。
更狠的是,在速腾等对手疯狂追赶的情况下,禾赛不仅稳坐龙一,还在海外和机器人赛道悄悄布局。
这波“量增价减”的神话,到底能不能撑住当前的估值?
低价雷达撑起业绩神话
说句实在话,禾赛这季度的业绩完全是“低价走量”玩出来的天花板。
三季度8个亿的收入,44万台的出货量,核心功臣就是低价的ATX激光雷达。
这款“千元机”级别的产品,在出货结构里占比已经冲到71%,直接带动乘用车雷达占比高达86.3%。
展开剩余80%可能有人会问,价格降了一半,利润不得崩?
恰恰相反,禾赛的毛利率居然还稳在42.1%,比市场预期的40.9%还高。
秘诀就在技术降本和规模效应,交付量环比涨了25%,成本自然摊薄。
更让人佩服的是控费能力,收入多赚了0.9亿,三费只多花了0.1亿,费率直接降到39.7%。
最惊喜的是净利润,三季度2.6亿的净利里,虽然有1.7亿是一次性投资收益,但就算去掉这笔钱,净利率也有10.8%,比市场预期的7.3%高出一大截。
而且咱们别忘了,禾赛和比亚迪的合作已经进入量产阶段,今年比亚迪要上市的十余款车型都搭载了它的雷达,这可是实打实的增量。
行业风口+全球布局双buff
从另一个角度看,禾赛的高增长根本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踩中了整个行业的风口。
八部门已经明确支持L3级自动驾驶量产,这类车型单车要装3-6颗激光雷达,极氪9X光辉都装了5颗,市场规模直接翻倍。
禾赛早就提前布局,主雷达ETX加补盲雷达FTX的组合,已经拿到了前三造车新势力的定点,2026年底就要量产。
而在海外市场,更是顺风顺水,不仅和奔驰签了跨越2030年的长期合作,还连续两年成为美国Motional Robotaxi的独家供应商,单车搭载4颗雷达,这笔数千万美元的订单含金量十足。
更值得期待的是第二增长曲线——机器人赛道。
现在机器人领域的激光雷达毛利率能达到35%-50%,比车载的还高。
禾赛已经和小马、哈啰、京东物流等达成合作,随着具身智能的爆发,这块业务未来可能成为新的利润引擎。
估值争议下的长期逻辑
说句实在话,现在市场对禾赛最大的分歧就是估值。
当前7.9倍的P/S,确实不算便宜,毕竟速腾也在疯狂追赶。
速腾前三季度卖了38万台雷达,收入11.35亿,同比增长91%,还拿到了比亚迪海豹、汉等车型的订单,新品MX在平价车市场也斩获7家定点。
但禾赛的优势也很明显,31.6%的市占率比速腾高出11个百分点,而且在高端和海外市场几乎没对手。
更重要的是,它上调后的全年交付量能达到154-166万台,大幅超出之前的预期,明年小米、理想的全系车型还会100%标配它的雷达。
从长期看,激光雷达这行就是“强者恒强”。
技术迭代快,芯片化能不断降本,而且和主机厂绑定深,护城河很难被攻破。
现在禾赛的市值只反映了国内车载市场,海外和机器人赛道的潜力还没完全释放,这两块未来可能带来超预期的增长。
结语
禾赛的三季度财报,不仅证明了“量增价减”的商业逻辑可行,更展现了激光雷达行业的爆发潜力。
在智驾平权和高阶自动驾驶的双重驱动下,头部企业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虽然短期估值有争议,但随着海外订单落地和机器人业务发力,禾赛的长期价值值得期待。
毕竟在技术密集型赛道,能持续创新又能控制成本的玩家实盘配资网站,终将笑到最后。
发布于:广东省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APP下载安装_配资股票平台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