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法官,我现在身体好多了,心里也踏实了,两个孙女还时常来看我,真是多亏了你们啊!”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少年庭程鹏法官专程到82岁的原告李老太家中回访。老人紧紧握住程鹏的手,脸上洋溢着喜悦,与半年前那个深陷无助、以泪洗面的她,已判若两人。
李老太的困境,始于16年前的离别。2009年,相濡以沫的老伴不幸离世,李老太开始了独居生活。本着对子女的疼爱,她将自己名下的老房平分给了两个儿子,期盼着能有一个安稳的晚年。然而命运多舛,两个儿子相继离世,房子也拆迁了,耄耋之年的李老太瞬间陷入“老无所依”的困境,她无房居住、无收入来源,房租和医疗费用压得她喘不过气。
多年情分在现实矛盾面前显得异常脆弱,尽管村委会多次介入调解,但家庭矛盾始终难以解决,李老太无奈将两个儿媳和两个孙女起诉到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程鹏心头沉甸甸的。这起纠纷不仅关乎一位孤寡老人的经济利益,更关乎她晚年的依靠。程鹏带着助理多次深入村里走访调查,与邻里、村干部沟通,还原纠纷全貌,也目睹了老人因情绪激动多次崩溃哭泣的场景。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既能保障老人权益,又能维系亲情的方案,一纸判决容易,但亲情修复很难,结合这起案件的现实情况和困境,我想着还是要尽力促成调解。”程鹏回忆。
调解过程中,程鹏将法条融入温暖的人情世故,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他向四名被告释明,根据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若成年子女已经死亡或无赡养能力,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对祖父母负有赡养义务。法条字字句句清晰有力,强调着基于血脉亲情的责任担当。
同时,程鹏并未止步于法理的阐释,而是以情为桥,娓娓道来,引导孙女们找回多年前祖母照料陪伴的温暖记忆,让媳妇们回想起老人对她们小家庭的帮助和付出,那些过去时光里无微不至的关怀、情真意切的相伴,触动了她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唤醒了她们内心深处的责任与感恩。
经过多轮不懈沟通,亲情的温暖终于融化坚冰,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由两个孙女每月各支付李老太赡养费1000元,用以保障老人的房租、医疗及日常生活开支。协议还约定,因李老太年迈,对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扣除报销部分,自费部分由两个孙女各自承担一半,每半年结算一次。
案结事了,但法官的牵挂并未停止。时隔半年,程鹏上门回访,确认李老太生活稳定、身体康健,每月赡养费均按时到账,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对于法官的专程探望,李老太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不停地念叨着“太感谢了”。
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公民不可推卸的法定义务。本案中,李老太的子女均已去世,其孙女作为有负担能力的成年人,依法对祖母负有赡养义务。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正规配资平台app,始终坚持“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原则,既要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要尽力修复家庭亲情,让法治温度温暖每一个家庭。(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刘佳钰)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APP下载安装_配资股票平台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