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通朋友圈的时间并不长,背后的故事却不少。起初,我只是把它当作备课本的延伸,晒优秀作文,记校园趣事,甚至会为食堂大姐多给的一块红烧肉而感慨几句……
因为内容是公开的,所以常会获得一些点赞的小红心。而时日一久,在点来赞去间,我竟慢慢品咂出了不
同的味道:一个虚拟的
“赞”,也有温度,也能见人心呢。
先说暖的。去年寒假前,我发了一张晚自习照片:窗外雪落簌簌,窗内答题匆匆,配文是“愿你们的笔下有春天”。不到两分钟,老友阿涛便点了个赞,还留言道:“春天已在他们的眼睛里。”阿涛是我的大学同学,如今仍在新疆的一所村小支教,雪夜灯下的滋味,他自然是懂的。那一秒,像是有人递来了一杯姜茶,手暖,心也暖。这样的赞,让人心安,仿佛是老友隔着屏幕轻轻拍了拍我的肩,一笑泯辛酸。
不过,“塑料赞”也不少。隔壁班的杨老师,有空就捧着手机刷个不停。我偶尔发条朋友圈,他总是秒赞,哪怕我发的是“作业多得改不完,根本改不完”这样的碎碎念。后来我才发现,他的朋友圈更像个展示台:儿子的新球鞋,爱人的“私房菜”……或许他需要的是小红心越多越好的存在感、优越感与满足感吧。
最为薄凉的,是另一种赞。上周咽炎发作,我忍不住发了句“嗓子哑得说不出话,这两天上课全靠吼”。过了几分钟,竟也收到许多赞,其中就包括学生家长程某的。她平时爱打麻将,对孩子很少过问,我有时想找她聊聊实盘配资网站,但电话基本不接,留言也很少回。她的这个赞,倒像是一种嘲弄:“你病了又如何,与我有什么关系?”再翻翻她的朋友圈,竟连小区物业发的停水通知都赞,好吧,算你狠……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APP下载安装_配资股票平台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